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教育学院开展“法国教育、欧洲教育与教育全球化”系列讲座,献礼中法建交60周年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从6月18日开始,教育学院高层次外籍专家法国波尔多大学教师教育培训学院文化、教育、社会实验室Régis Malet教授受邀来我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国教育、欧洲教育与教育全球化”主题系列讲座和交流活动。

 Régis Malet教授为法兰西大学研究院高级成员,法语国家比较教育研究协会(AFEC)主席,法语国际研究期刊《比较教育》主编和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WCCES)出版物常设委员会联合主席,2024年被法国国家大学理事会授予最高级别大学教师头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含比较教育、教育政策分析、教师教育、公民身份与教育研究等,并在这些领域有诸多英、法文学术发表。

 6月18日上午,Malet教授做了题为《法国与欧洲教育体系:交织的历史、组织架构与当代挑战》的首场讲座。讲座由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丁邦平教授主持。Malet教授梳理了自18世纪以来欧洲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各国教育制度的共性与差异。从18世纪教育哲学的兴起,到19至20世纪工业化和民族国家主张下的教育国有化,欧洲教育经历了从启蒙到普及的转变。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着1870至1945年间的战争。二战后,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扩张,法德关系的改善为欧洲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21世纪初,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Erasmus等项目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和知识的交流。Malet教授深入分析了法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包括高度集中化、公私立教育并行和中等教育分流制度;同时比较了斯堪的纳维亚式、日耳曼式、安格鲁-撒克逊式和拉丁式教育系统的特征。他指出,欧洲教育当前面临整合新技术、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平的挑战。讲座后,Malet教授就在场教师和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回答。

 6月19日,Malet教授的第二场讲座为《法国学校体系及其教师:对共和国教育模式的承诺、障碍和挑战》。讲座由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张梦琦博士主持。Malet教授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国教育体系的变革。大革命前,教育受天主教会控制,内容偏向宗教,资源集中在精英手中,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大革命为建立世俗教育体系打下基础,强调平等、自由和世俗原则,拿破仑时期的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这一体系,并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的三部法案对法国教育制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基佐法案》和《费里法案》,确立了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20世纪的新教育运动也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Malet教授还讨论了当前法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不平等和高辍学率,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6月24日,Malet教授做了题为《欧洲教育:结构、比较、趋同和挑战》的主题讲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乔鹤副教授主持了讲座。波尔多大学是法国卓越大学计划受资助高校,Malet教授从地理位置、教师队伍、院系设置、欧洲教育体系特点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波尔多大学卓越的教学质量及其面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应对策略,可为国内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波尔多大学凭借其地理优势、国际学习项目和多学科大学模式,吸引世界各地学子前来求学,其中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12%。面对欧洲教育的一体化,波尔多大学提出了四个创新:跨学科研究、多语言视角(法语和英语)、针对教师和初学者的专业发展、混合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合作精神,加深对全球教育转型的理解。讲座后,Malet教授对在场教师和学生的疑问做出回应。

 6月25日上午,Malet教授做了题为《教育与全球化:基准、知识挑战》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仍由张梦琦博士主持。Malet教授概括了几个关于教育、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的关键议题,强调多样性是全球教育的核心,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地区公民身份正演变为全球公民身份,培养跨文化能力是适应全球化的有效策略。Malet教授指出文化具有二元性,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凝聚和分裂人心的双重力量,理解产生文化隔阂的根源至关重要,如思想观念、刻板印象和歧视等。Malet教授强调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如语言能力、差异认同能力、分析与比较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并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最后,Malet教授介绍了法国培养6岁至18岁学生在多元化全球环境中成长为有能力的全球公民的路径方案。讲座结束后,Malet教授就在场教师和学生的提问做出回应。

 6月26日下午,Malet教授做了题为《法国和欧洲高等教育的转型》的主题讲座。张梦琦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Malet教授回顾法国、德国、意大利三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教育改革与合作,进而分析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发展历程、教育政策的演变和关键要素。他指出,90年代以来,欧洲高等教育的四大主要改革为LMD学制改革、学校自治、国际化和数字化。Malet教授强调学生流动性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关键,尽管学生流动性改革已促进个人和专业发展,提高了欧洲人的身份认同感,但是学生流动仍面临机会不公、资金支持分配不公和总体参与率低等挑战。最后,Malet教授探讨了学生流动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影响,并强调教育在国际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和平与承诺的载体。讲座结束后,Malet教授就在场教师和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并鼓励大家学好外语更好地理解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为期两周的专题系列讲座就此落下帷幕。

 中法两国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两国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在教育交流领域,中法亦是先驱和务实的合作伙伴。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法国期间,作出了加快推进中法人文交流“双向奔赴”的重要指示,并强调要借助中法文化旅游年的契机,进一步推动在教育、体育、影视、青年及地方合作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系列讲座不仅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为首都师范大学与波尔多大学在教育和科研等领域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中法在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将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供稿:刘美含,张佳梅,张丽芳,张梦琦

审稿:张梦琦

Baid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