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攀登计划实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优异成绩迎接建校七十周年。
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形成生动实践
1.锲而不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持之以恒落实好政治建设任务清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奋力实施攀登计划等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2.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四学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拓展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形式和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学术化研究阐释,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高地。
3.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把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六个聚焦”统领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组织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重点围绕实施“八项工程”、落实“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以项目制精准抓好任务分解,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4.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政治把关、师德把关机制,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围绕学部制、书院制改革、有组织科研等创新党组织设置,组织校内示范党组织创建,持续开展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领雁”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决策规范性科学性。
5.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鲜明用人导向,稳妥有序做好党政班子换届。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做好干部调整补充工作。创新机制、健全体系,用好委任制、聘任制等多种形式选人用人。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养,推进机关、院系干部教师双向交流挂职。注重实践锻炼,动态调整优秀年轻干部库,不断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
6.牢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巩固“1+1+4+34”制度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好全媒体舆情监控,每季度组织形势分析研判通报。持续关注“关键少数”,落实落细“一会一报”等要求,用好意识形态信息观察点,精准调研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开展工作督导、风险研判、矛盾化解和警示教育,全力维护敏感时期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
7.持续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为契机,深入落实法治工作实施方案,压实各单位法治工作责任。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提升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
8.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防范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做好港澳台侨工作。
9.强化工会、妇联桥梁纽带功能。围绕学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教职工关切,搭建沟通平台,召开教代会、工代会年会,落实好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维护教职工特别是女教职工各项权益,搭建沟通平台、推进精准服务。深化改革、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工会、妇联组织力、战斗力和服务力。
10.发挥离退休干部重要作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开展“六好”党支部创建。加强老党员先锋队建设和离退休干部社团建设。协助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分挖掘“五老”资源,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
11.做好建校70周年筹备工作。系统梳理总结建校7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办学成绩,扎实推进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做好校友、基金会工作,创新思路开展筹资,加强项目设立与管理,提升基金会公信力和认可度。凝练学校精神文化,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景观。打造“学校+校友”发展共同体,以建校70周年的澎湃动能激发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12.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强化数学学科先进优势,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建设,强化人文艺术学科水平,优化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打造“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促进数智化教师教育、区域国别学等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做好新一轮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
13.高效做好2023年市属高校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市教委部署要求,注重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对标对表市属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统筹组织好绩效考核工作。
14.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瞄准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发挥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资源优势,探索构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共同凝练科学技术问题,构建重大项目指南通道,组织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国家级科研基地重大平台整合培育,积极产出服务国家和首都区域发展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撑。
15.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围绕服务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建设,探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依托学部与研究院,加快学术团队和学术高地建设,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动交叉科学研究,使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推进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等智库建设。
16.实施杰出人才引育工程。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杰出人才引育工程,精准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优化“燕京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持续深化“1+4”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岗位聘用、考核评价、绩效激励、发展保障体系,激发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活力潜力,构建支撑学校发展的动态人才评价机制,助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三、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17.强化思政育人实效。持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新时代青年会客室”等平台作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完善“第一班主任”制度体系、师资结构和运行机制,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夯实“六位一体”心理育人模式,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8.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稳步推进自评自查、教学档案整理和归档等各项工作。把握审核评估工作核心要义,全面查找短板不足,及时做好整改完善,全力以赴做好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筹备工作。
19.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教师培养,依托3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推动燕都书院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卓越教师学院建设,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构建拔尖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格局。深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推进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实施教育教学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体育专业筹建工作。
20.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统筹招生计划分配,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加强学位授予全过程监督管理,切实提升研究生自主培养水平,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升首都急需紧缺领域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化研究生导师选拔制度改革,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
21.提高招生就业工作质量。加强科学论证、深入研究分析,完善招生政策,创新招生宣传模式,不断推出吸引本科生源的人才培养项目。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提供不断线全方位就业服务,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22.加强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进一步合作,扩大跨境交流规模。推进“中文+专业”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序开展孔子学院项目建设与管理,做好来华留学生认证和国际学生入境返校工作。持续办好“在地国际化”等系列讲座及课程,打造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品牌。
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巩固提升社会影响力贡献力
23.提升基础教育引领力。深化京津冀协同协同发展,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特色,完善“双链循环”教师教育模式,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开展基础教育服务合作,推动附属学校内涵式发展,建设基础教育示范校。服务“双减”政策下中小学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做好教师轮岗交流、师资培训等工作。
24.深化教育支援合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援疆育人重要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教育援疆、文化润疆工作,支持南疆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实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引领师范教育协同发展。依托“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持续推进京蒙教育东西部协作等工作。
25.做好高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规范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助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开展国内访问学者进修,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修订学历继续教育各专业培养方案,落实非学历教育管办分离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强化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职能,推进管理系统使用及优化。
2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做好服务社会及高校的免费公益培训。拓展服务半径,推进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统筹规划实现全市测试扩容增量,推进全市各分中心测试系统升级优化,完成全国推普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五、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提升校园治理能力和水平
27.推动校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良乡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实施,参与良乡大学城高校联盟建设。优化海淀校区改造提升,组建工作专班,积极稳妥实施校本部宿舍楼翻建、体育艺术楼规划建设、学校美术馆建设以及家属区平房危改等项目,持续改善学校办学空间和条件。
28.推进接诉即办改革。积极参与在京高校片组会相关工作,研究高校接诉即办工作规律,提高科学化水平。加强诉求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服务决策能力。持续推动诉求受理渠道建设,推出“首先办”一站式在线工作平台,解决好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现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
29.做好财经资产保障。加强学校内控体系制度建设,提升财经管理水平。加大预算动态调整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依法依规做好招标采购,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持续推动学校借占房回收工作。提升资产公司运营能力,完善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建设。
30.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开展绿色学校建设,注重源头减量、能源管理和回收。加强业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保障校园设备设施运行、食品饮用水卫生、学生公寓消防等安全管理。强化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做好基础设施改造和实事工程项目,强化后勤育人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健康校园。
31.建设高水平平安校园。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成果,加强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做好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形成全校师生人人“知安全、懂安全、护安全”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优势,提高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32.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暨警示教育大会。落实上一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考核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反馈情况整改,制定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规范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梳理巡察工作经验成效,聚焦学校重点任务落实,制定新一届党委巡察工作规划。修订“四个聚焦”监督要点,落实日常监督,提升工作效能。
3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